“不转型升级就淘汰”----中国造纸名村斥资20亿升级高端造纸

发布日期:2019-09-24 文章来源:包装地带
  

在NASA最新发布的全球夜景图上,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世界上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。以制造业见长的东莞,与广州、深圳、香港、澳门4座城市并肩,组成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。这里不仅有雀巢、华为等大公司,银洲、金洲、建晖3家大型造纸企业也在这里熠熠生辉。


“不转型升级就淘汰”----中国造纸名村斥资20亿升级高端造纸



发展造纸业,潢涌村成为“中国造纸名村”


东莞中堂镇潢涌村便是这个“中国造纸名村”,从1978年就开始集体自办造纸厂,走出了特色的实业兴村之路,集体经济收入多年名列东莞前三。近年来,更是通过不断转型升级,实现了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,还以乡风文明齐聚人心,成为“广东省宜居示范村”“全国绿色小康村”“全国文明村”。

改革开放之初,轰轰烈烈的“三来一补”“三堂经济”席卷莞邑大地。潢涌村由于交通不便、土地资源缺乏、基建设施落后,被人称为“水尾、电尾、路尾”,大批客商望而却步。“没有办法招商引资,老书记黎树根就提出来自办工业。”曾任潢涌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的黎锡魁回忆。

依托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和充足的水源,潢涌村因地制宜发展起了造纸业。1987年,第一家村办的大规模造纸厂——造纸二厂投产运营,投产当年的年产量达到3.5万吨,利润相当可观。尝到甜头的潢涌村不断扩大再生产,从1987年到2004年,以集体全资或集体参股的方式先后建成了银洲、金洲、建晖3家大型造纸企业。三大品牌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、广东省名牌产品。

近10多年来,潢涌村克服转型阵痛,持续推进纸业经营理念、生产能力、科技人才、管理制度、品牌建设五大方面的升级改造,累计投入产业升级资金15亿元。如今的潢涌,已成为高端纸业的代表。

“不是升级,就是被淘汰”


其实,这15亿元的投资项目进行地也并非想象中顺利。

“不是升级,就是被淘汰。”黎锡康向村民们说出了心里的谋划,他打算投入15亿元对纸厂升级改造。然而,不少村民乃至纸厂的干部并不支持,顾虑重重:“企业还挣钱呢,集体收入有2亿多,好好的干嘛投那么多钱、贷那么多款,风险太大!”

黎锡康意识到,不能拍脑袋做决策,要用扎实的调查结论去说服村民。他迅速带领团队去美国、芬兰及珠三角、长三角先进纸企走访,全面调查市场、行业、设备、供应商情况,又聘请专家对产业升级做可行性论证。接下来,他天天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,向村民、干部讲清行业市场形势,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,很多天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。

“2007年3月20日,村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,纸厂升级方案获全票通过。这是我没有想到的,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黎锡康感慨地说。

说干就干。当月起,黎锡康带领全村拉开了造纸产业“经营理念、生产能力、科技人才、管理制度、品牌建设”五大升级序幕。11年过去了,潢涌累计投入产业升级资金20多亿元,造纸产业仿佛经过了凤凰涅槃般脱胎换骨,市场竞争力大增。

黎锡康告诉记者,如今潢涌纸品档次在包装行业里已走在前列,优良的防撞、防潮、耐折等性能吸引了许多高端客户,市场上很多电脑、电视等高档电子设备及高端农产品的包装都用上了潢涌纸。随着客户从低端变为高端,订单规模与以往也不可同日而语。现在,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2亿元增长到超过5亿元,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万多元。

“产业绿了,才能走得更长远”


“国家提倡生态文明,今后节能环保政策还会继续加码,造纸行业只有绿色发展,才能走得长远。”黎锡康说。在他看来,造纸行业的节能降耗降污,是需要与提升效益同步考虑的大事。

“村里三家纸企的环保投入,每家都超过了1亿元。接下来我们还会有很多动作,比如造纸耗水,过去生产一吨纸要30方水,现在只要四五方,但我们即将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制浆设备,把耗水量降到最低;又如村里正在论证煤改气方案,将来把烧煤改成烧天然气,实现清洁生产。”他说。

如今,走进金洲纸业厂区,只见巨大的水帘“哗哗”地从厂房上流下。“这是造纸的冷却用水,完全实现了循环利用。”潢涌村党工委书记黎锡康介绍,“过去生产一吨纸要30立方米水,现在只要四五立方米。”近年来,金洲纸业的环保投入高达2亿元,还开创了以废纸为原料生产可再生环保包装纸“变废为宝”的循环经济模式,在全省广泛推广,成为广东省环境保护优秀示范工程。


“不转型升级就淘汰”----中国造纸名村斥资20亿升级高端造纸


除了让造纸“绿”起来,该村也在探索培育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,为村集体经济寻找新动能。

注:文章由包小编综合整理自南方日报、中国经济网

相关新闻NEWS